央广网南宁1月1日音讯(记者梁瑜琳 见习记者张显)1月1日,广西南宁市共和路民族大路路口的地标修建——钟鼓楼撤除围挡,正式对外开放。
据了解,钟鼓楼底座呈正方形,高度约24.5米,修建面积约2549平方米。从空中俯视,钟鼓楼恢宏大气,楼上为三层亭阁形,下大上小,形似浮屠,三层瓦檐均为青色琉璃瓦,每层瓦面四角的雀尾均雕塑着绘声绘色的飞龙;楼下的东南西北面为四个拱门,有题额四块,分别为东面的“宣和”、南面的“透明”、西面的“应候”、北面的“拱辰”。
据记载,旧时南宁的钟鼓楼又称平楚楼,建于明代,为南宁闻名古修建之一。钟鼓楼楼下方的四角为四条巨型砖砌方柱,柱的直径约两米,楼下的东南西北面是四个拱门。在钟鼓楼建造过程中,城门楼城墙选用很多中山路项目内的旧砖来进行砌筑,全体旧砖份额超越30%。修建严厉依照邕州古城的制式建造,重现明代中晚期岭南古雅俭朴,雄伟壮观的修建风格。
南宁市钟鼓楼奇妙地结合传统与现代元素,承载着南宁的文明精华。现在,钟鼓楼广场正式对外开放,其将成为南宁市一张亮丽的文明手刺,为市民游客带来异样的文明体会。
1月1日,广西南宁市共和路民族大路路口的地标修建——钟鼓楼撤除围挡,正式对外开放。